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产品说明

北海两会 履职尽责奏响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主旋律

   发表时间: 2025-03-22 13:49:59   文章出处:米乐m6手机版   

  1月23日,在2025年北海市两会开启之际,广西日报北海观察版推出特别报道《履职尽责,奏响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主旋律》,展现北海市人大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交出精彩答卷。敬请垂注。

  合湛高铁广西段开工,220千伏涠洲岛跨海联网工程主体开工,“北海最美海景大道”廉州湾大道(北海—合浦段)建成通车……岁末年初,北海各重大重点项目喜讯频传,共同奏响高水平发展的强音。

  近年来,北海市人大常委会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鲜明主题,把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本质要求,抓住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关键环节,忠诚履职、担当作为,深入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北海的生动实践,为快速推进北海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大代表建议把北海打造成为鲸鱼之乡。图为北海涠洲岛海域的鲸鱼在欢快地嬉戏。冯国庆/摄

  2024年,北海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领衔市征地搬迁综合协调工作组工作,注重发挥人大监督助力、协调推动作用,多次率队深入到铁山港区的北海建滔绿色新材料产业园等地,督导重点项目征地搬迁与宅基地安置工作。当年11月16日,北海建滔绿色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在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石化产业园区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超过百亿元。建成后,将有效填补广西在电子信息产业链覆铜板领域的空白。

  一直以来,北海市人大紧紧围绕中心大局谋划和推进人大工作,切实做到党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发展向海经济是北海市的重大战略部署。北海市人大立足职能,从立法保障、监督护航、代表履职等方面同时发力,助推该市重点项目建设持续领跑全区,成为广西工业振兴最重要的主战场之一。

  在北海,多个百亿元级的光伏材料重点项目已经投产,生产的光伏玻璃销往海内外,产业已初具规模。

  这得益于《北海市矿产资源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施行。原来,北海有着非常丰富而优质的石英砂资源,但长期以来“藏于深闺”,市场规模不大、经济效益不高。

  为充分利用石英砂资源,促进北海光伏材料发展,北海市人大常委会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有明确的目的性地组织地方立法,推动条例于2020年5月起正式施行,在广西矿产资源保护地方立法中走在前面。

  条例着眼于北海发展向海产业的要求,作出了“在本市开采高岭土矿、石英砂矿等本地区特色矿种的,应进行深加工”的规定。

  有了条例的指引,北海市各级各部门方向一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一批光伏材料项目落地。北海合浦县光伏压延玻璃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度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024年,自治区党委作出快速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的战略部署,对营商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自治区两会上,一份关于在北海开展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创新试点工作的建议报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这份建议源于北海市人大代表的调研。“截至2023年,北海营商环境建设连续6年排名全区第一,但北海还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领衔提出该建议的自治区人大代表、北海强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国强介绍,根据此前国务院部署在北京等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情况,北海开展试点工作,可以争取国家层面出台支持政策,赋予相关改革事权,推动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大幅跃升。

  “我们希望人大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创新试点工作,发挥‘头雁’效应。”王国强表示。

  秋冬时节,北海市银海区的海洋牧场迎来丰收,深海网箱养殖一圈接着一圈,一排连着一排。“这一茬我们养的是红鳍笛鲷,俗称红鱼,经济价值较高,目前主要销往广东。”北海金不换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一脸振奋。

  深海网箱养殖与传统养殖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它能抵抗强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告别看天吃饭。

  “北海渔业资源丰富,仅靠远洋捕捞以及传统养殖,渔业发展明显遇到瓶颈。发展现代渔业是实现渔业提质增效,带动渔民增收的重要方法,广大渔民普遍期待。”北海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庞洪说。

  2024年以来,北海市人大围绕全市确定的向海图强发展的策略制定监督计划,与县(区)人大联动,督促地方政府探索开发抗风浪网箱养殖、工业化养殖、小拱棚对虾养殖和浮筏(球)贝类养殖等设施渔业。

  监督护航,为北海“海上粮仓”建设增添了动力。目前全市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个。建设重力式深水网箱标准箱1876口,年产量3万多吨,产值超10亿元;工厂化养殖水体17.7万多立方米、小棚对虾养殖2.7万亩。

  监督是人大工作的重要职能。北海市人大统筹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专项工作评议、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开展监督,在监督中支持,以监督促发展。

  近年来,北海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和审议市监委关于重点项目建设监察监督工作情况专项报告;首次就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建立政府组成部门向人大专门委员会汇报制度,首次全面听取政府组成部门工作汇报……

  这些开创性监督工作制度机制的确立,推动了发展,普惠了民生。围绕学校用地规划编制,北海市人大常委会主动要求市政府报告《北海市幼儿园、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用地专项规划(2015—2030)》议案,并依法审议、作出决议决定。北海成为全区首个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教育用地专项规划的设区市,全市学校生均规划用地全部达到广西标准,高中、中职学校生均规划用地超过广西标准。

  去涠洲岛遇见“鲸”喜,慢慢的变成了全国游客的一大期待。近日有关专家确认,涠洲岛海域的布氏鲸识别个体已超过70头,为全球最大的近岸小型布氏鲸群体。

  北海市人大对该代表建议格外的重视,将其列入北海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之一,并交由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主办。

  2018年,由北海市人大组织创新立法的《北海市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施行。该条例对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作了规定,逐步加强涠洲岛海洋生态保护。

  北海市人大常委会履职尽责,深入涠洲岛实地检查,监督有关部门加强鲸群活动海域的生态保护,把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作为重点,持续推动涠洲岛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涠洲岛近岸海域水质连续5年保持优良,布氏鲸生存环境持续改善。

  北海市人大代表发现,随着涠洲岛布氏鲸名声在外,观鲸热度上涨。但问题随之而来,能否观鲸?如何安全观鲸?又如何保护好鲸群?

  北海市人大组织召开涠洲岛海域观鲸活动对布氏鲸影响座谈会,邀请自然资源部海洋四所、广西科学院、自治区海洋环境监视测定中心站等单位专家参加,深入听取科研机构和职能部门对海上观鲸活动及海上捕鱼的现状分析,全面收集布氏鲸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材料。

  同时,督促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完整保护机制,编制的《近海布氏鲸观鲸指南》对空中(无人机)观鲸、陆上观鲸、水上观鲸、水下观鲸四种观鲸方式和旅游观鲸和科研观鲸活动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制定的《涠洲岛科学观鲸手册》积极引导岛民、游客与布氏鲸友好相处。

  “一条建议、一张名片、一个产业,这是多名代表接力跟进,持续履职助力的结果。”北海市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海业说。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活力源泉。近年来,北海市人大十分重视服务代表工作,始终把服务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作为重中之重,激发代表履职潜力、代言活力和为民动力。

  深入开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主题活动;创新推行“联络站+”新模式,推动“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有机融合;注重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水平提升的持续性,制定重点建议督办制度……这些具有北海辨识度的代表工作品牌,推动一批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一定效果解决。

  各级代表有动能,人大各项工作有成效。目前,北海累计出台施行地方性法规13部,正抓紧推进的《北海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草案)》已完成二审,进展迅速,将很快实现立法法修订后赋予设区的市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基层治理四个方面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全覆盖。



相关文章

版权信息  米6官网下载m6|米乐m6App官网下载|米乐m6手机版 |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 免责申明
皖ICP备08103814号-1 |
皖公网安备 皖ICP备08103814号-1